近期,学校发现隐翅虫踪迹。为保障师生健康,现就隐翅虫基本常识、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说明如下,请大家重视并积极防范。
一、认识隐翅虫
·体型细长,善于飞行,部分种类体液为强酸性。
·皮肤接触体液后,可能出现红斑、水疱、灼痛,严重时可致皮肤损伤。
·昼伏夜出,有趋光性,易被灯光吸引入室。
二、预防措施
1.环境清洁:保持宿舍整洁干燥,及时清理杂物。
2.安装纱窗:确保门窗装有细密纱窗。
3.合理用光:夜间尽量使用柔和光源,减少强光。
4.个人防护:夜晚建议穿长袖衣裤;发现隐翅虫勿直接拍打,可用纸轻拂或吹走。
5.加强宣传:各学院、班级应普及防范知识,提升防范意识。
三、应急处理
·立即清洗:接触体液后,迅速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冲洗。
·冷敷缓解:冲洗后用冰块或冷毛巾冷敷,缓解红肿疼痛。
·及时就医:症状加重或出现发热、头晕等,立即就医并说明接触史。
隐翅虫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,请全体师生提高警惕,积极预防,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。
